不负春光马蹄疾,一日揽下高校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8日至29日,泰州市举办“泰州日”走进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系列活动,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在内的36家医药重点企业,提供1161个高薪优岗,线上线下共收取各类简历3822份。
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承担着全力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的发展重任,泰州踏着春光,正播下一粒粒“金种子”。
揽才先“暖胃暖心”
一份泰州烫干丝、两个包子、一个蒸饺,一碗大麦粥,29日一大早,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第一食堂三楼人头攒动。泰州早茶,不仅唤醒了高校学子们的味蕾,更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揽才的诚意。
揽才先“暖胃”。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本月8日,“泰州日”系列活动走进苏州大学,一份份泰州早茶深受追捧。为了让学子吃到地道正宗的泰州早茶,泰州早茶集团提前一天准备好新鲜食材。在活动现场,当地白案厨师还展示了切干丝的刀工,“薄如纸、细如丝”的干丝很是吸睛。
而针对前来求职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泰州也发出颇为丰厚的“引才大礼包”,包含5项专享补贴:面试交通补贴。凡是来泰应聘并产生有效面试,即可领取500—2000元的交通补贴;租房补贴。本科生每月8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1500元,为期3年;购房补贴。本科生7万元、硕士研究生14万元、博士研究生20万元;生活补贴。硕士研究生每年1万元,为期3年;博士研究生,每年2万元,为期2—3年;人才驿站免费住。来泰州找工作,可以免费入住14天的青年人才驿站,还可配套就业咨询、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求职服务。
发力“1+4”主导产业
前不久,泰州一组硬核数据“惊艳刷屏”:过去三年,泰州GDP年平均增长6.0%,增速居全省第一,总量列全国第四十三位,是长三角发展最快城市之一。
“泰州速度”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全力支撑,即大健康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产业集群、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光伏和锂电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期末,前者力争达到4000亿元规模,后者力争突破5000亿元规模。
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作为泰州面向全国高校揽才的“一号工程”,梳理“泰州日”引才路线不难发现,“1+4”产业是导向。
泰州是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近年来,该市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扬子江药业等百强企业,建设产业空间布局优、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环境好,群众得实惠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目前,全市大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近千家,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
在“泰州日”走进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系列活动期间,泰州设立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引“绿色通道”,17名硕博士经“直通面试”现场签约。
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为了方便青年来泰、返泰、留泰,加快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泰州有多拼?当地推出《青年人才来泰指南》,涵盖“我游泰州、我找工作、我想创业、我买车房、我要成家”5个方面、38个具体问题;打造“青缘汇”青年联谊会,帮青年“牵红线”找到幸福的另一半。
“泰州是一座机遇‘泰多’、幸福‘泰满’、爱才‘泰深’的城市。”泰州市副市长徐文进介绍,泰州今年准备召开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大会,目前正着手制定青年人才专项政策,以城市之名“广聚天下英才”。
重点围绕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泰州将着力推进环凤城河、文化中心、金融商贸、体育休闲以及城市新中心、高铁枢纽等六大片区建设,发展夜经济、首店经济、潮玩经济等新兴消费,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组织“城市病”立体扫描,扩大数字空间地图实景三维覆盖面,开展BIM、CIM应用场景试点等,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如是赞叹。“期盼与你同向同心、携手奋斗,共向美好未来。”如今,这座城市发出盛情邀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通讯员 史寅儒 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