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资讯!险资举牌回来了

继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去年11月两度增持并举牌中国工商银行H股后,又见险资主动举牌。1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9日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信息”)股票。从险资举牌之路来看,可谓从高潮进入了低谷期,尤其在2020年短暂回暖后,2021年、2022年举牌次数屈指可数,主动举牌的情况更为少见。


(资料图)

近两年险资主动举牌大幅减少受哪些因素影响?2023年开年便迎来年度首次举牌,这一热情是否会延续至全年?金融、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还会是接下来的举牌首选吗?

中国人寿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

从近两年沉寂的险资举牌局面来看,今年险资主动举牌来得更早一些。

中国人寿近日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称,公司于1月9日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股票。此次权益变动后,中国人寿持有万达信息股份从18.1670%上升至20.3208%,中国人寿及一致行动人国寿集团合并持股从18.1715%上升至20.3245%。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方式为认购万达信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中国人寿本次认购万达信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将本投资纳入股权投资管理。

从险资举牌历程来看,2015年出现险资举牌潮,诸多保险机构在这一年“疯狂出手”,举牌近40次。2016-2019年举牌经历了降温阶段,放眼近三年险企举牌情况,自经历了2020年23次的举牌热潮后,险资举牌又呈“消极”态势。2021年,险资全年仅举牌1次,2022年的5次举牌中有2次为被动举牌,还有太平人寿两度增持并举牌中国工商银行H股。

对于近两年险资举牌节奏放缓,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不再热衷举牌,与内外部多重因素有关。

“举牌的本质是大笔买入并持有股票,能够促使险资举牌,主要由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资产价格三方面来决定。总体而言,2020年股市吸引力好于2021年、2022年。”对于2021年、2022年举牌大幅下滑的影响因素,深圳汇合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江认为,其中的原因包括,我国政府对地产、互联网、教培等行业开始整顿,行业层面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促使险资观望较多。

需要关注的是,自“宝万之争”之后,监管部门逐步修订完善了险资投资运用的监管规则,《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落地,对集中度较高的投资提出了更高的最低资本要求,同时大幅提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险资进行股权投资受到的约束增加、资金成本上升。

“从监管角度看,近几年监管层对于险资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险企对于股权投资更加理性。”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还表示,从保险产品一端来看,“宝万之争”后,险资能用于权益投资的万能险收入占比持续下滑。

险资主动举牌减少主要的原因还需要从市场的角度“解谜”。在陈雳看来,就市场而言,险资对于公司业绩和估值有较高要求,近两年赛道板块整体估值相对较高,而估值偏低的地产板块前两年也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因此近两年险资举牌数量大幅减少。

金融、地产或仍是险资首选

当前,险资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险资有效利用,监管部门频频释放相关政策,助力险资机构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从政策角度看,监管机构不断鼓励保险业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2022年年底,银保监会发文鼓励偿付能力充足、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级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

由于险资举牌频次与A股市场走势、险资机构对权益市场的判断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险资有望进一步加大配置力度。如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险资机构表示,看好今年权益市场的走势。也有部分机构表示将择机加仓,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加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判能力,灵活调整市场风险敞口,择机提升权益仓位,抓住市场波段机会增厚整体收益。

此外,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投资信心指数显示,202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信心指数57.82、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指数46.70、权益投资信心指数61.46。不难发现,除固收投资信心指数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中位数。

随着险资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规模,2023年险资能否“高歌猛进”回归资本市场?

陈雳表示,2023年险资举牌有望回暖,一方面,随着地产行业风险逐步化解,保险业整体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下滑,同时随着险资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规模,今年用于权益投资的资金预计增长;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看,随着2022年市场出现较大回落,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在此背景下,险资有望加大权益投资。

从近年来险资举牌的一大趋势来看,被举牌上市公司中,金融、地产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居于前列,对于接下来这两类行业是否还会成为险资重仓对象,多位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金融、地产两类行业或仍是险资首选。“金融、地产行业有望成为险资重仓的对象。险资偏好于‘价值投资’,对于所投上市公司估值和业绩有较高要求,而地产、金融等板块具备利润稳定、估值低、分红率高的特点,投资于这类板块风险相对较低,符合险资的投资要求。”陈雳如是表示。

在王兆江看来,首先,国家出台了新十六条支持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地产向好也会带动金融向好;其次,金融、地产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长久可期,仍然值得投资。对于还有哪些行业会成为险企举牌的“心头好”,王兆江表示,险资未来举牌方向还可能会涉及公用事业、新能源等领域。

标签: 保险资产管理 平安资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板块整体

最近更新

当前资讯!险资举牌回来了
2023-01-18 11:06:05
微速讯:国网北京电力2017年第一批次竞争性谈判物资采购公告
2023-01-18 08:02:20
环球最新:斥资2亿的婚礼终成空,甘愿为她低头,黄晓明当年有多爱杨颖?
2023-01-17 22:18:06
公安部交管局:全国今起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今日热搜
2023-01-17 17:21:39
缤纷色彩美学 雷柏ralemo Pre 5姹紫嫣红&彩妆版极速开香
2023-01-17 14:49:42
全球讯息:中国大部地区将出现寒潮雨雪天气 气温将先后下降8~12℃
2023-01-17 11:23:32
天天快讯:“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2023-01-17 08:09:32
全球新动态:重庆坐飞机忘记带身份证怎么办?
2023-01-16 20:38:29
江淮汽车董秘回复:公司有专门的负压型专用救护车,具体参数可去公司官网查询,感谢您对公司的关心与关注
2023-01-16 16:24:22
意大利旅游业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2023-01-16 11:28:39
大寒:冬临岁暮,春近向暖
2023-01-16 07:55:57
热点追踪 | 蹭热点投资不如踏踏实实做事
2023-01-15 16:57:09
环球最资讯丨付了定金签了购车合同是否可以不买
2023-01-15 03:27:06
全球要闻:【2023年度公募策略】大成基金:时运变迁,发轫可期
2023-01-14 13:54:31
干货 | AI算法透明性实现与评估_环球百事通
2023-01-14 02:54:51
2023春节假期游黄山需要预约门票么?
2023-01-13 18:31:00
春节临近带动酒类消费回暖,华致酒行日内最高涨近10%
2023-01-13 14:39:01
全球最资讯丨阿克苏市哪里有卖鞭炮的地方2023
2023-01-13 10:23:04
水环境质量连续4年持续改善
2023-01-13 06:10:11
“新云效时代-从计算效率到产业效能”专家座谈会举行 焦点关注
2023-01-12 19:09:13
金美信消费金融:线上商城加速经济发展,信用消费创造品质生活
2023-01-12 15:49:59
驰宏锌锗(600497)1月1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725.16万元
2023-01-12 15:19:43
精彩看点:请进来+走出去!张掖点燃招商引擎硬核强“经”骨
2023-01-12 11:29:09
替代塑料,马尾藻也能用来做餐具
2023-01-12 09:37:42
2022年,至少有51.9万家餐企消失...
2023-01-12 06:38:01
56岁田震与吴琼聚餐,近况曝光老到认不出,眼袋明显身材出众
2023-01-11 20:54:50
国台办答台海之声和“看台海”:“台独”与和平水火不容 焦点热闻
2023-01-11 16:52:51
当前讯息:南昌建行职工卡营业网点名单(地址+电话)
2023-01-11 12:54:21
今日热讯:90后大学生“进厂记”:主动“跳回农门”为哪般
2023-01-11 08:24:16
【天天报资讯】李子柒和解了,出资99万成大股东,粉丝翘首以盼:是不是要回归了
2023-01-10 21:38:33